新闻资讯
西藏山南运架一体式架桥机厂家 梁场取梁:运架一体式架桥机预制梁场取梁操作流程与实践​【返回】

预制梁场作为箱梁生产与转运的核心场地,取梁操作面临 “空间密集(存梁台座间距常仅 1.5-2 米)、重载把控(单榀箱梁重 600-1000 吨)、精度要求高(吊点对位误差需<5mm)” 的三重挑战。运架一体式架桥机凭借集成化作业能力,无需依赖起重机、运梁车等辅助设备,单设备即可完成全流程取梁,其操作流程已在福厦高铁泉州梁场、郑济高铁新乡梁场等场景形成标准化范式,核心优势集中在对位精度、姿态控制与效率保障三个维度。​

微信图片_20230525173400

设备进场与精准对位是取梁的基础前提,关键在于适配梁场空间与台座布局。运架一体机首先通过梁场预设的定位标识(如反光标、GPS 定位点),结合自身北斗定位系统(定位精度 ±3cm)行驶至目标存梁台座,福厦高铁泉州梁场中,1000 吨级设备针对 32 米箱梁的存梁台座(长 32.6 米、宽 12.6 米),通过轮组液压悬挂系统调整车身水平度(误差控制在 ±0.1°),避免地面平整度偏差(梁场地面高差常达 2-3cm)影响对位。随后设备伸出前、后支腿,底部支撑板自动扩展(面积从 0.5㎡增至 1.2㎡),增大接地面积以分散载荷(接地比压<0.6MPa),防止支腿下沉导致对位偏移 —— 郑济高铁新乡梁场曾通过该设计,在软土地基梁场避免支腿沉降超 3mm 的问题,确保后续吊具对接稳定。​

吊具安装与安全检查是重载取梁的核心保障,需实现与箱梁吊点的精准适配。设备首先通过主梁上的起重小车,将横扁担吊具(适配 3660mm 标准吊孔间距)降至箱梁顶部 1-1.5 米高度,操作手通过驾驶舱内的视频监控(配备 4 路高清摄像头,覆盖吊具与吊点全景)与激光测距传感器(测量精度 ±1mm),微调吊具横向、纵向位置,使吊具下方的销轴精准对准箱梁预埋吊孔。对接完成后,采用力矩扳手(扭矩误差 ±5%)紧固吊具螺栓,同时启动载荷传感器(精度 0.1% FS)校准 —— 泉州梁场取 900 吨箱梁时,通过 4 个吊点的受力监测,确保单吊点受力偏差<5%,避免梁体因受力不均产生裂纹。部分机型还配备吊具防脱装置,当销轴插入深度不足时自动报警,防止起吊过程中吊具脱落。​

箱梁起吊与姿态控制是取梁的关键环节,需平衡重载与平稳的双重需求。起吊过程采用 “低速启动、匀速上升” 的策略,液压卷扬机以 0-5m/min 的无级调速模式提升箱梁,同时倾角传感器(采样频率 10Hz)实时监测梁体水平状态,若检测到梁体倾斜超 ±0.1°,系统立即指令对应卷扬机微调升降速度,实现动态找平。福厦高铁取 40 米 1000 吨箱梁时,从地面起吊至距存梁台座 1.2 米高度(避免碰撞台座边缘)仅需 8-10 分钟,全程梁体晃动幅度控制在 ±3cm 内。起吊后,设备通过主梁上的横向移动机构(行程 ±200mm),将箱梁微调至主梁正下方,确保后续运梁过程中梁体不偏移 —— 新乡梁场曾通过该调整,使箱梁中心与设备行驶轴线偏差控制在 5mm 以内,为长距离运梁奠定基础。​

梁体移位与离场准备标志取梁操作收尾,需衔接后续运梁流程。箱梁定位完成后,设备收回前、后支腿,切换至走行模式,沿梁场预设的行驶通道(宽度≥9 米)行驶至梁场出口,过程中通过轮组自动纠偏系统(偏差超 3cm 时自动调整),避免碰撞相邻存梁台座(间距常仅 1.5 米)。离场前需完成两项关键检查:一是通过制动系统测试(静态制动、动态制动各 3 次)确保行驶安全,二是再次确认吊具锁定状态(销轴紧固度、防脱装置有效性)—— 泉州梁场统计显示,该检查环节可将后续运梁风险降低 90% 以上。对于多榀连续取梁场景,设备还可通过 “取梁 - 离场 - 返场” 的循环作业,实现单日 8-10 榀箱梁的取梁效率,较传统 “起重机 + 运梁车” 的组合模式(单日 4-5 榀)提升 1 倍。​

从空间适配到重载把控,运架一体式架桥机的预制梁场取梁操作,通过 “定位 - 适配 - 起吊 - 移位” 的标准化流程,既解决了梁场空间受限、精度要求高的痛点,又通过无辅助设备的集成化作业提升效率,成为预制梁场与架梁现场衔接的核心纽带,其操作范式已在国内多条高铁梁场验证成熟,适配 24 米、32 米、40 米等主流箱梁类型。

公司网址:www.sljieduanpin.com

咨询电话:13323808457